自6月14日起连续四天京城的最高气温都将达到35℃及以上局地恐达40℃而早在5月中旬北京部分地区就经历了一轮高温天气过程“近些年北京热得越来越早”成为市民的普遍感受不仅是北京,截至6月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会级城市出现高温且绝大多数属于提前“报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气象台今日6时发布:
今天白天晴间多云
北转南风二三间四级
最高气温36℃
夜间晴
南转北风一二级
最低气温23℃
高温黄色预警中
注意防暑防晒勤补水
谨防中暑和热射病
对于普通人而言夏天是开着空调盖被子还有泳池里下水一刻的清凉然而对于户外坚守的他们来说夏天是高温的蒸馏是汗流不止的暴晒
他们是烈日下仍在街头执勤的警察
他们是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建筑工人
他们是奔波街头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
他们
还有很多很多……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入夏
关爱户外作业劳动者亟需得到重视
有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了
如某外卖平台
升级了“高温保护”应急机制
各配送区域将对配送范围作相应调整优化取送路线,降低配送难度减少骑手暴露在户外的时间
高温提前“报到”
防暑莫拖后腿
做好劳动者的防暑降温工作,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工会等部门每年还会提前发出通知,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但从近些年的公开报道可见,一些单位为了赶工期、抢效益,要么不把防暑降温工作当回事,要么弄点西瓜冷饮做做样子了事;也有一些劳动者缺乏对高温危害的科学认知,甚至在身体已经出现高温反应后,还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应对措施。去年夏季,各地发生多起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而得热射病、最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惨痛案例。
防暑降温并非只是一纸福利,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未雨绸缪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悲剧。思想上不掉链子,行动上才能不拖后腿。相关部门、用工单位和劳动者,都要意识到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加,危害性超过传统意义上的高温。长时间高温作业,如果防暑降温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突破人极限。
敬畏自然,更要敬畏生命。冷饮、西瓜、扇子等老三样还要有,心静自然凉的老话也要讲,但只有这些显然不够。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要科学研判高温走势,根据各个行业的工作性质,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暑降温策略。比如对整体年龄偏大的清洁工和建筑工人群体,工作时间是否调整、急救药品如何配备、突发情况怎么应对,都要有专业的加持和完善的预案。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向夏季露天作业的物流、电力、建筑、环卫等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送清凉物资、送政策宣传、送健康培训、送健康体检、送法律维权等方式,积极开展“送清凉”等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夏季高温天气因素给职工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备才能无患,防患重在未然,防暑降温不拖后腿,才不会拖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才不会有身体受损、生命消逝的后悔。
连续高温
一份耐心带来一分清凉
一份善意赶走一分酷暑
请关爱在户外为我们服务的他们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杨天悦 评论员 贾亮【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张力车社
推荐阅读
外交部:布林肯将访华!
一女干部赌博被查获!刚公示拟任新职
日本一自卫队队员朝同僚开枪,2死1伤!接连鞠躬致歉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关键词: